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松灿教授来实验室作学术报告,共探多视图聚类前沿
时间:2025-03-21 作者:
2025 年 3 月 20 日上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陈松灿教授受邀来到实验室,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 “多视图聚类中关键的互补性再探究” 的精彩专题报告。此次报告吸引了实验室白亮教授、乔志伟教授以及 100 余名师生参与,由李德玉教授担任主持。
多视图学习作为当下机器学习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近年来成果丰硕。其核心在于保障视图间的一致性和互补性,这直接影响着研究的深度与应用的广度。在报告过程中,陈松灿教授深入梳理了当前学界在视图一致性研究方面的进展与共识,同时也指出了在视图互补性探索中存在的争议。陈教授还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其团队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应用突破,让在场师生对多视图学习有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在多视图学习中,一致性指的是同一对象在不同视图上的语义相似性,而互补性则是每个视图凭借自身独特属性,相互补充信息,从而实现对研究对象更全面的描述。这两个特性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多视图学习的关键要素,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医学图像分析等众多实际应用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多视图学习有望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取得更大突破,推动机器学习技术迈向新高度。
报告结束后,现场学术氛围愈发浓厚。同学们围绕陈松灿教授热烈交流,踊跃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陈教授一一耐心解答,与同学们展开深入探讨,为大家答疑解惑。
此次学术报告的成功举办,极大地加深了我院师生对多视图数据互补性问题的系统理解,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重要启发和宝贵参考,也为师生们搭建了与学术前沿接轨的桥梁,激励着更多师生投身于相关领域的研究中。
个人简介:陈松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国务院特贴专家。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IAPR Fellow)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CAAI Fellow)。现担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委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人工能学会理事长等。分别于2011年和2013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1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2等奖。至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包括重点项目1项。2014-2023年连续10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Google Scholar: 2w+,H-Index: 66。已培养毕业博士生40余名,7位获江苏省优博,其中2位进一步获全国百篇优博论文提名奖。江苏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所带团队在2018年入选了江苏省首届“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